首頁 > 期刊 > 人文社會科學 > 哲學與人文科學 > 文史哲綜合 > 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學報 > 現行韓國唐樂樂調及其特征 【正文】
摘要:韓國唐樂源于中國俗樂,從中國傳到朝鮮半島的俗樂曲《步虛子》與《洛陽春》是屬于中國“燕樂調”與“清樂調”的不同樂曲。在韓國創作的樂曲中,具備“黃鐘音高為c”“以唐篳篥為中心”條件的唐樂曲都應視為韓國的“唐樂”。韓國的唐樂不僅包含了中國兩種俗樂調傳統的“燕樂調”樂曲和“清樂調”樂曲,還包含了類似于鄉樂平調的“五音音階”。另外,“清樂七音音階”保持了比較完整的結構,但是“燕樂七音音階”省略了第3音“姑”,變成“6音音階”,這也是韓國唐樂調的一個特征。在文獻中,《樂學軌范》將韓國唐樂樂調分為兩種,也就是唐琵琶的調弦法中的“上調”與“下調”。這兩種調弦法四根弦上記錄的音來看,“上調”屬于“燕樂調”,“下調”則屬于“清樂調”。這說明早期的韓國唐樂中已經開始運用中國俗樂的“燕樂調”和“清樂調”。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一對一咨詢服務、簡單快捷、省時省力
了解更多 >直郵到家、實時跟蹤、更安全更省心
了解更多 >去除中間環節享受低價,物流進度實時通知
了解更多 >正版雜志,匹配度高、性價比高、成功率高
了解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