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人文社會科學 > 哲學與人文科學 > 文史哲綜合 > 浙江藝術職業(yè)學院學報 > 梅那里圈的變化形態(tài)研究——以李炳赫的讀書聲為中心 【正文】
摘要:讀書聲又名聲讀,是為了理解古文的意思而添加旋律的一種朗讀方式。因為其目的不在于歌唱,所以比起民謠等土俗音樂,讀書聲的旋律更加原始,很好地體現(xiàn)了各地區(qū)音樂的音階特征。從慶尚道漢學者李炳赫的讀書聲,可以找到慶尚道地區(qū)梅那里圈的特性和其變形。迄今為止學界認為梅那里圈有很多種變形,通過分析李炳赫的讀書聲可知,比起把梅那里的變形解說為Mi-Sol-La-do-re、Sol-La-do-re-fa、La-do-re-fa的Mi音階或Sol音階,把(do)-La-Sol-Mi(Fa)、re-do-La-(Sol)的下行旋律進行方式作為區(qū)分梅那里圈音樂的特征可能更為合理。總之,與其說民謠的音階、旋法、旋律進行方式的區(qū)域音樂特征是根據(jù)旋律構成音的音程關系來區(qū)分的,還不如說Sigimsae、裝飾音、旋律構造的進行方式等弱化了各地區(qū)音樂圈的特色。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