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農業科技 > 植物保護 > 植物保護學報 > 溫度和藥劑脅迫下茶刺盲蝽內參基因穩定性分析 【正文】
摘要:為篩選特定條件下實時熒光定量PCR檢測體系中能穩定表達的茶刺盲蝽Helopeltis theivora內參基因,從其轉錄組中篩選并克隆11個候選基因Actin、β-tubulin1、RPL13A、EF1α、RPS3A、GAPDH、18S RNA、G6PDH、EIF4A、TBP和UBQ,測定它們在不同溫度及藥劑脅迫下mRNA的表達水平,并通過geNorm、NormFinder、BestKeeper、Delta Ct和RefFinder軟件(算法)分析各基因的穩定性。結果表明,11個候選基因引物均具有良好的特異性和擴增效率(90.10%~96.87%)。溫度脅迫下,EIF4A有最小的平均變異度(mean variability,M)、穩定值(stability value,SV)和幾何平均值,分別為0.200、0.096和2.060;RPS3A的平均標準偏差(average of standard deviation,STDEV)最小,為0.605;二者是表達最穩定的基因。藥劑脅迫下,RPL13A的M值和STDEV最小,分別為0.123和0.660;RPS3A的SV、標準偏差(standard deviation,SD)和幾何平均值均最小,分別為0.063、0.336和1.189;二者是表達最穩定的基因;Actin為最不穩定基因。全樣品評價中,RPL13A(M值為0.282、幾何平均值為1.565)和RPS3A(SV為0.099、STDEV為0.614)的評價值同比最小,是表達最穩定的基因;最不穩定的基因為Actin、β-tubulin1和TBP。geNorm分析結果還顯示所有處理條件下最適內參基因數目均為2個。表明EIF4A和RPS3A可作為茶刺盲蝽與溫度相關的抗性基因表達研究的內參基因,RPS3A和RPL13A可作為該蟲抗藥基因表達研究的內參基因。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