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農業科技 > 農藝學 > 植物遺傳資源學報 > 玉米抗南方銹病基因的QTL定位 【正文】
摘要:為發掘新的抗南方銹病基因資源,本研究以感病自交系黃早四為母本、抗病自交系W456為父本,構建F2群體并開展抗病基因定位研究。采用人工接種鑒定的方法對兩個親本、F1、F2群體及對照材料進行表型鑒定和遺傳分析。利用均勻覆蓋10條染色體的200個SSR標記,分析240個F2單株的基因型并構建含有200個SSR位點的遺傳連鎖圖,連鎖圖總長度3331 cM,標記間平均距離16.6 cM。使用QTL IciMapping V4.1軟件中的完備區間作圖法對抗病QTL進行分析,共檢測到6個控制南方銹病的QTL:qSCR3、qSCR7、qSCR8-1、qSCR8-2、qSCR9和qSCR10,鄰近標記分別為umc2105和umc1729、umc1066和bnlg2271、umc1904和umc1984、umc1984和bnlg1651、umc1957和bnlg1401、umc2034和umc1291,分別位于3、7、8、9和10號染色體上,其中8號染色體上有兩個位點,標記區間長度在5~19 cM之間。單個QTL的表型貢獻率在2.61%~24.19%之間,可以解釋表型總變異的62.3%,其中3個QTL貢獻率大于10%,位于10號染色體上的qSCR10貢獻率最大,可解釋表型變異的24.19%。通過對目標區間標記加密,將該位點的定位區間進一步縮小到2.51 cM內,與兩側標記的距離分別是2.15 cM和0.36 cM。初步定位得到10號染色體上存在抗南方銹病的主效QTL,可為抗病品種的培育提供參考。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