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工程科技I > 環境科學與資源利用 > 植物資源與環境學報 > 大蒜花芽分化進程及其解剖結構和形態特征變化 【正文】
摘要:為明確大蒜(Allium sativum Linn.)的花芽分化進程,以不同特性的品種‘二水早’(‘Ershuizao’)、‘太倉白’(‘Taicangbai’)、‘徐州白’(‘Xuzhoubai’)和‘美國大蒜’(‘American garlic’)為材料,采用石蠟切片技術對分化過程中花芽縱切面的解剖結構進行了研究,并觀察了花芽形態特征變化,據此對花芽分化期進行劃分,并比較了不同品種間花芽分化時間的差異。結果表明:依據花芽解剖結構的差異和形態特征變化,可將大蒜花芽分化過程劃分為未分化期、總苞和花序原基分化期、小花原基分化期(包括小花原基、苞片和珠蒜原基分化)以及花器官原基分化期(包括花被片、雄蕊和雌蕊原基分化)4個時期,后3個時期共同構成花序形成期;在總苞和花序原基分化期,莖尖生長點形態開始改變,可作為大蒜花芽開始分化的指征。品種‘二水早’、‘太倉白’和‘徐州白’花芽分化各時期的解剖結構與形態特征基本一致,而品種‘美國大蒜’在小花原基分化期不分化苞片和珠蒜,故其小花原基分化期的解剖結構和形態特征與另3個品種略有不同。根據苞片和珠蒜的有無,可將供試4個品種的花序分為2類:一類花序中包含異常小花以及珠蒜和苞片,小花隨珠蒜膨大而枯萎退化,導致無法正常開花,具有該類花序的為‘二水早’、‘太倉白’和‘徐州白’3個不開花品種;另一類花序中有小花但無珠蒜,小花可正常開花,具有該類花序的為開花品種‘美國大蒜’。田間自然條件下,品種‘二水早’花芽分化最早,而品種‘徐州白’花芽分化最晚;品種‘二水早’花芽分化持續時間最短(僅53 d),另3個品種的花芽分化持續時間在60 d以上;在花芽分化期間,以總苞和花序原基分化期歷時最短(9~11 d),花器官原基分化期歷時最長(31~37 d),表明不同大蒜品種花芽分化開始日期和分化持續時間存在差異,早熟?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