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cite id="yyiou"><samp id="yyiou"></samp></cite>
  • <s id="yyiou"></s><bdo id="yyiou"><optgroup id="yyiou"></optgroup></bdo>
  • <cite id="yyiou"><tbody id="yyiou"></tbody></cite>

    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醫藥衛生科技 > 外科學 > 整形再造外科 > 瘢痕疙瘩相關基因的生物信息學研究 【正文】

    瘢痕疙瘩相關基因的生物信息學研究

    王春梅; 賈春實; 張亮; 曹蕊; 呂曉巖; 嚴笠; 百束比古; 中澤南堂 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 北京博奧生物芯片有限責任公司; 日本醫科大學整形外科學教室; 日本醫科大學病理學教室; 100041; 100041; 102206
    • 瘢痕疙瘩
    • 基因表達
    • 基因芯片
    • 生物信息學

    摘要:目的用基因芯片及生物信息學的方法確定瘢痕疙瘩致病的相關基因,探討瘢痕疙瘩發生的分子機理。方法利用含有人約22000個基因的長寡核苷酸芯片,檢測5例具有遺傳家族史的瘢痕疙瘩與正常皮膚成纖維細胞的基因差異性的表達情況,采用非監督聚類的等階聚類方法(Hierarchicalclustering)發現統計學意義上差異表達的基因,GO(geneontology)確定這些基因所屬的功能群體,探討其在瘢痕疙瘩發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結果生物信息學分析表明,在5例瘢痕疙瘩成纖維細胞中表達趨勢一致的上調基因有11個,下調基因有34個,其中與膠原代謝相關的差異表達基因數量最多。結論與正常皮膚成纖維細胞相比,瘢痕疙瘩發生過程中有多個基因的表達發生了明顯地改變,其中代謝相關基因表達的改變可能在瘢痕疙瘩發生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投稿咨詢 免費咨詢

    我們提供的服務

    服務流程: 確定期刊 支付定金 完成服務 支付尾款 在線咨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曲松县| 贵德县| 景东| 饶阳县| 筠连县| 石棉县| 随州市| 南华县| 铜山县| 濮阳县| 婺源县| 中江县| 盐山县| 永嘉县| 东安县| 湘阴县| 南宁市| 闻喜县| 巴楚县| 旬邑县| 白河县| 乌兰浩特市| 湾仔区| 志丹县| 太白县| 仪陇县| 津南区| 山东| 泉州市| 北川| 景泰县| 肥乡县| 洮南市| 溧水县| 绥宁县| 班戈县| 山丹县| 莒南县| 太谷县| 乌拉特后旗| 阿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