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tific Data》雜志的 H 指數為35。
H 指數(H-index)是一種衡量學術期刊或研究者學術影響力的重要指標,由物理學家 Jorge E. Hirsch于 2005 年提出。它綜合考慮了論文的數量和質量,具體定義為:一個期刊或研究者至少有 h 篇論文被引用了至少 h 次。這一指標不僅反映了期刊發表論文的被引頻次,還體現了其在學術領域的影響力和認可度。H 指數越高,說明期刊的學術影響力越大。
雜志簡介:
《Scientific Data》是一本專注于Social Sciences-Education領域的學術期刊,創刊于2014年,由Springer Nature出版。該雜志以發表簡短易懂的專家評論為主,重點介紹Social Sciences-Education的最新關鍵主題。每篇文章都是最新的、獨立的主題摘要,旨在為尚未深入研究該領域的讀者提供入門級的綜述。
《科學數據》是一本同行評審的開放獲取期刊,用于描述具有科學價值的數據集,以及促進科學數據共享和重用的研究。我們的目標是促進更廣泛的數據共享和重用,并贊揚那些分享數據的人。
《科學數據》主要出版《數據描述符》,這是一種新型出版物,提供研究數據集的詳細描述,包括用于收集數據的方法和支持測量質量的技術分析。數據描述符專注于幫助其他人重用數據,而不是測試假設,或提出新的解釋、方法或深入分析。
《科學數據》還歡迎描述現有數據的分析或薈萃分析的投稿,以及關于促進數據共享和重用以支持可重復研究的系統、技術和技巧的原創文章。
《科學數據》提供了一個精簡但全面的??同行評審流程,用于評估用于生成數據的實驗的嚴謹性和質量以及對數據的描述的完整性。實際數據存儲在一個或多個公共的、社區認可的存儲庫中,并且數據的發布經過驗證,這是發布的條件。
科學數據向來自廣泛自然科學學科的提交開放,包括但不限于來自生命、生物醫學和環境科學界的數據。提交的內容可以描述大數據或小數據,來自新實驗或現有數據的增值聚合,來自主要聯盟和單個實驗室。我們也愿意考慮來自社會科學的定量數據集的描述,特別是那些可能用于跨越生命、生物醫學、環境和社會科學之間傳統學科界限的綜合分析的數據集。
《Scientific Data》的其他指標也較為出色,例如:影響因子為5.8,CiteScore為11.2,SJR為1.937。
Cite Score(2024年最新版)
- CiteScore:11.2
- SJR:1.937
- SNIP:1.91
學科類別 | 分區 | 排名 | 百分位 |
大類:Mathematics 小類:Statistics and Probability | Q1 | 6 / 278 |
98%
|
大類:Mathematics 小類:Statistics, Probability and Uncertainty | Q1 | 4 / 168 |
97%
|
大類:Mathematics 小類:Education | Q1 | 36 / 1543 |
97%
|
大類:Mathematics 小類: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s | Q1 | 10 / 280 |
96%
|
大類:Mathematics 小類:Computer Science Applications | Q1 | 81 / 817 |
90%
|
大類:Mathematics 小類:Information Systems | Q1 | 42 / 394 |
89%
|
CiteScore:該指標由Elsevier于2016年提出,指期刊發表的單篇文章平均被引用次數。CiteScorer的計算方式是:例如,某期刊2022年CiteScore的計算方法是該期刊在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發表的文章在2022年獲得的被引次數,除以該期刊2019年、2020年和2021發表并收錄于Scopus中的文章數量總和。
年發文量:877篇,這些數據綜合體現了該雜志在學術出版領域的表現和對知識傳播的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