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志論文投稿方向:專家論壇、基礎研究、臨床研究、抗體工程、技術方法等。
想確定論文的投稿方向,可以參考以下方法:
1.明確研究領域:通過查閱相關領域的權威文獻和綜述,了解當前研究的熱點和前沿方向,從而精準定位研究領域。
2.參考已發表論文:可以利用學術數據庫搜索相關論文,了解它們的投稿去向。
3.查閱雜志官網:仔細閱讀雜志官方網站上的投稿指南、欄目范圍和征稿啟事,確保雜志的收稿范圍與論文研究方向相符。
4.咨詢導師和同行:向導師或同行請教,了解他們常投的雜志及原因。
5.關注期刊的其他因素:選擇與論文質量相匹配的雜志,同時考慮雜志的學術影響力。
《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志為北大期刊,由中國免疫學會;第四軍醫大學主管,創刊于1985年,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與廣泛的學術影響力,該雜志影響因子為0.82,這一數據表明該雜志在醫學領域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和學術價值。
雜志往年影響因子、被引次數統計表
關于影響因子的名詞解釋
影響因子:指該期刊近兩年文獻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該期刊前兩年論文在評價當年每篇論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數。
綜合影響因子:是以基礎研究、技術研究、技術開發類科技期刊及引證科技期刊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工作研究期刊作為期刊綜合統計源文獻計算,被評價期刊前兩年發表的可被引文獻在統計年的被引用總次數與該期刊在前兩年內發表的可被引文獻總量之比。
審稿周期:如果需要在特定時間內發表論文,選擇審稿周期較短的期刊會更為合適。《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志審稿周期為預計1-3個月。
讀者群體:根據論文的研究類型,選擇適合的期刊,以擴大論文的傳播范圍。該雜志讀者群體包括醫學科研人員,醫學管理者,醫學研究者或熱心醫學事業的同志。?
《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志作為國內知名的醫學類期刊,多個重要數據庫收錄,如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CA 化學文摘(美)、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文摘與引文數據庫等,體現了其較高的學術水平和影響力。
總之,該雜志以其豐富的欄目設置、嚴謹的學術態度和廣泛的讀者群體,成為醫學領域的重要學術平臺,為深化醫學改革、繁榮醫學科學貢獻了重要力量。
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志文章分期部分匯總
-
810nm弱激光抑制M1型骨髓源性巨噬細胞極化促進脊髓背根神經元軸突生長
戴晨; 孫嘉鍇; 張家瑋; 梁卓文; 王哲; 胡學昱; 羅卓荊 -
過表達CXCR4促進小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的歸巢和增殖
王志紅; 林蕓; 葉海燕; 陳為民; 尚晉; 魏天南 -
脂肪來源干細胞移植促進大鼠腦梗死周邊區皮質結直腸癌缺失蛋白(DCC)和神經絲蛋白200(NF-200)的表達
黃歡; 江婧婧; 曾釵明; 陳艷; 梅愛農 -
miR-25-3p下調ADAM10表達阻斷Notch信號通路抑制P19細胞向心肌細胞分化
胡丹慧; 羅慧臣 -
鴨抗病毒蛋白(viperin)在轉染的BHK-21細胞表達并抑制鴨坦布蘇病毒出芽
周祺; 顧香雪; 許澤軍; 黃榮; 殷冬冬; 薩達婭; 呂炫; 王桂軍
聲明:本信息依據互聯網公開資料整理,若存在錯誤,請及時聯系我們及時更正。